目前分類:現生貝類 (3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拉拉(Lalah貝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2015/3/15走在高雄彌陀的南寮海邊,觀察此間貝類的種類。這裡的貝類大概有看到錐螺、笠螺、法螺、文蛤、孔雀蛤、雲母蛤、銀蛤、海扇貝等,其中以亞洲日月蛤最引起我的注意,因此撿了3片進行細部的觀察與研究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2015.03.15在高雄彌陀的南寮海邊,終於發現歧紋毛蟶的現生貝殼,這是多麼振奮人心的事情啊!2013.11.15在左鎮的二寮發現80萬年前的歧紋毛蟶化石,我們就尋尋覓覓地找這種現生貝類,這次雖然只發現一片貝殼,但表示仍有活的貝類存在,真是太好了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4.06.01在七股龍山漁港叫了一盤炒赤嘴仔,順便觀察赤嘴仔的貝殼構造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3.09.28晨曦照在海口港上,港邊泊船的船錨高掛著,正等待下一次的出航。在港邊撿到半個貝殼,是雙貝類的左殼。生長線(輪紋)完整清楚,但近殼緣處落差極大,不平順。放射紋不連續,紋路顏色為紅棕色,但靠近盾面的5、6條呈黑色。具有雙閉殼肌,外套痕套線彎入不明顯。依鉸齒來看,是簾蛤目(Veneroida),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嗎?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寶螺的背部,似乎是黏上去的,貝殼破裂時,由此界線分離。我採到一只破貝殼,正好可以觀察牠的內部構造。5元錢幣直徑22mm。其分類,舉大熊寶螺為例,說明如下:

大熊寶螺(Cypraea hirundo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發現一種貝片,上面有一圈一圈的紋路,中央有一孔。 經比對結果,原來是芋螺的貝殼,經海水長期作用下,所磨成的鈕扣狀貝片。以後我們如果看到這樣的化石時,也不用太驚訝囉!其分類,舉『斑芋螺』為例,說明如下。

斑芋螺(Conus ebraeus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許縣溪撿到一個破掉的蠑螺口蓋,大概有現生貝口蓋的4~5倍大,可能是夜光蠑螺的。口蓋石灰質,厚12mm,很有重量感。其分類,整理如下。

夜光蠑螺(Turbo marmoratus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2008.10.19在嘉義豐山拍到的蝸牛。蝸牛王子說是『台灣盾蝸牛』,因為這是一隻活蝸牛,所以只拍照,沒有採集為標本。

台灣盾蝸牛(Aegista mackensii)或(mackensii formosa),扁蝸牛科,具有殼毛,地棲性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這是在水溝椰子葉上的蝸牛,看起來很像是以前在楠西發現的那種?

不知名的蝸牛http://blog.xuite.net/ccy1217/fossil/29230793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1.06.25 台南安南貝殼館的主人黃爺爺送我兩個車輪螺(大的直徑56mm,小的46mm),應該是黑線車輪螺。而黃爺爺貝殼館招牌也是用車輪螺做成的,可見黃爺爺對車輪螺是情有獨鍾囉!他有一顆寶貝是有很多道光芒的車輪螺,你知道叫什麼名字嗎?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1.06.25拜訪貝殼專家黃清壽先生,他送我一只完整的玎玲貝,我終於弄清了他的結構,謝謝黃爺爺。

玎玲貝(Anomia chinensis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1.06.25是個充滿喜悅的日子,我和PaPa參加菜寮化石館的『無蟹可擊-螃蟹化石特展』,會後我們拜訪問展出者黃清壽爺爺在台南市安南區的貝殼館,我們主要的目的是想看到現生的雲母蛤標本,並幫化石館取得一件現生標本,和雲母蛤化石作比對。黃爺爺的貝類標本非常豐富,讓人目不暇及,而且整理的有條不紊,用心之至。最可貴的是,這些貝殼大部份都是台灣西南沿海在地的,在圖鑑上有些還找不到,可能是還沒被命名的新品種。有些來自漁船不小心撈到,不要的雜貨,也成為黃爺爺的珍奇寶物。有時間再來介紹他的寶物,且回頭看我們的雲母蛤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2011.06.25拜訪台南市安南區的黃爺爺,他拿了兩隻蝸牛和我們討論,我答應幫他找名字,經比對圖鑑,一隻是『史溫侯大蝸牛』,是台灣原生蝸牛,這種分佈在中部以北的蝸牛,怎麼會跑來台南的安南區呢?另一隻是台灣盾蝸牛,我曾在台南玉井的糖子恩山有發現過。(後來我知道牠們是來自宜蘭礁溪的五峰旗,這樣才合理嘛。)

斯文豪大蝸牛(Nesiohelix swinhoei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1.05.29在曾文溪看到一群往上游前進的螺類,經比對圖鑑是『瘤蜷』,屬錐蜷科。是本科中分佈全省最廣和最多的一種,生長在溪流或池榶中。找一顆最大的,量殼長約23mm。

瘤蜷(Tarebia granifera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2011.03.12來到古老的地質區,登上糖仔恩山。一路上發現了幾種蝸牛,有台灣長蝸牛、寶斗山煙管蝸牛、台灣盾蝸牛,當然還有非洲大蝸牛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Jan 16 Sun 2011 14:17
  • 錐蜷

2011/1/9在中興林場的虎源溪上游觀察到淡水的螺類-錐蜷,和海水的錐螺形狀類似。剛好去年11/21在新化圖書館外有拍到清水里的環保成果展的一些水質資料,取樣點雖然不清楚,但也可供參考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.08.21觀察位於屏東的四重溪流域牡丹一帶的蝸牛,大致發現有史因福長蝸牛、台灣長蝸牛、南台灣大山蝸牛、台灣山蝸牛及小菱蝸牛等,記錄如下:

●史因福長蝸牛與台灣長蝸牛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石田螺(Sinotaia quadrata)

腹足綱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整理照片時,發現拍了不少蝸牛,而這種陸地上的貝類,充斥在我的周遭,卻往往被我忽略了,所以非得弄清楚不可!也許發現陸貝化石也是有可能的。

白高腰蝸牛(Coniglobus albida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