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現生貝類 (3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2009.12.13在中興林場撿到這個蝸牛殼進行圖鑑比對,確認是薄菱蝸牛,殼薄,淡褐色半透明,右旋,殼體周緣有褐色紋,略有稜感,臍孔深。量測結果,直徑13mm,殼高10mm,臍孔深6mm。

薄菱蝸牛(Coniglobus melleus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隻停在檳榔樹上休息的的蝸牛,看來相當常見。但不清楚牠的名字,拍下牠的照片,隔了好一陣子才去弄了一本圖鑑來比對,我覺的是球蝸牛,但是沒有拍到臍孔,比對上還是有點困難!有人可以確認一下嗎?

球蝸牛(Acusta tourannensis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撿到兩顆常見而特別的蝸牛,供大家認識和欣賞。殼口圓,量測其中一顆,直徑23mm,高15mm,右旋,臍孔深。

南台灣大山蝸牛(Cyclophorus moellendorffi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09.11.15我在台南縣楠西鄉灣丘溪進行地質觀察時,發現溪牀上有很多死掉的蝸牛貝殼,可能被農藥毒死?或者是其他原因死亡的。附近並無發現活體,可能來自上游。但這貝殼很薄很輕,很容易破掉,推斷也不是很上游流來的。顏色淡褐色,半透明。貝殼非常扁,幾乎沒有螺塔,右旋,臍孔小而淺。量測其中一顆,殼直徑約19mm,高8mm。翻閱圖鑑,尚未找到學名,如果有人知道,請能告訴我,謝謝囉!

我覺得是扁蝸牛科。照片中有些貝殼有黑黑的,是泥沙沒洗乾淨,不是貝殼顏色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2009.12.06我們在安平點了一盤海瓜子進行觀察,讓我們一起享用台南的海瓜子的滋味吧!

殼長約60mm,殼高約40mm,殼寬約20mm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『誰知盤中蛤,粒粒皆學問。』這是2009.10.04我在「吃到飽」火鍋店的觀察,與大家分享。重要的是,我們平常在分左右殼時總是盾面在下,小月面在上。但實際上,文蛤鑽在沙裡時,是小月面在下,盾面在上,也就是說吸/吐水管在盾面端,斧足在小月面端,看照片就知道了。我發現一種更好分辨左右殼的方法,應用在化石研究上更能得心應手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2009.03.22在龜丹溪谷石頭上看到的綠色蝸牛,經中研院軟體動物學研究室鑑定是青山蝸牛。

青山蝸牛(Leptopoma nitidum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觀察福壽螺已有一段時間,據資料顯示福壽螺屬蘋果螺科,是1980年被人自南美洲阿根廷引進來台灣養殖,本來想供食用,但因不好吃,銷路不好而被棄養。由於台灣環境適合生長且無天敵,故繁殖迅速,嚴重為害稻作。我突發奇想,如果讓我在台灣的古老地層裡發現一顆福壽螺化石,會代表什麼意義呢?

●福壽螺屬軟體動物門,貝殼亞門,腹足綱。學名為Pomacea canaliculata,茲析其分類地位如下: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了觀察台灣蜆,我從山裡的池塘裡摸來幾個來飼養,看來還生長的不錯。一般我們都叫牠做『蜊仔』(la5 a2),很少人叫『蜆』(hain2或kan3)。這種看來普通的淡水貝,可是很珍貴的東西,聽說台灣蜆煮的『蜊仔湯』可以治肝病,也可以解酒,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,是臺灣最重要的淡水養殖貝類。

我採集到的台灣蜆,大的殼長約25mm,小的約13mm。大的殼頂因磨損而露出殼質,PaPa稱它做『臭頭』現象。讓我們來欣賞牠吧!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2009.02.07在安平海邊撿的,三個都是左殼,最小的一個有穿孔現象。終於找到這個貝殼的名字,就叫做『厚殼蛤』,和厚蛤有點不一樣。大家看看照片,一定會喜歡她。

厚殼蛤(Crassatellites formosanus)(Nomura,1933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我家庭院的常客,今天才仔細的看牠一眼,只因為要了解軟體動物門,說牠是陸貝,PaPa倒是很有意見,『螺是螺!貝是貝,為什麼要搞在一起?』。誰要我們看到硬硬的東西,就要叫牠貝殼!書上說,牠原產於非洲,1933年由新加坡引進,為害農作物甚巨。我在想,如果我在台灣找到一個非洲大蝸牛化石,上面這件事可能就不成立囉!

非洲大蝸牛(Achatina fulica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車輪螺是很多人採集到的化石之一,在現生貝殼中,比對花紋分辨是那一種學名,其實有時候有點難度,下面這一顆我暫時把牠認定是巨車輪螺,但紋路和圖鑑上還是有點差別的。貝殼直徑約30mm。

巨車輪螺(Architectonica maxima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在蚵農丟棄的牡蠣殼堆裡發現幾顆螺類貝殼,經比對圖鑑的結果是蚵岩螺,殼長40mm,是蚵農痛恨的害貝。牠生活在牡蠣田蚵架間,侵食牡蠣時,分泌酸性物質,將牡蠣殼腐蝕出一個洞,再注入消化液,然後以吸食鮮蚵汁方式維生。喜食雙貝類,常造成貝殼的穿孔現象。

蚵岩螺(Thais clavigera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個像枯葉的東西,其實是螺的的口蓋,2009.02.07在安平海邊撿到的,不知道是誰家的大門?長42mm,寬22mm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安平海邊,我撿到很多孔雀蛤貝殼,今年春節我在淡水也有看過。撿到的貝殼中,大的殼高有106mm,小的有40mm,更小的幼貝也有見到,約15mm左右。我想弄清楚那邊是左殼?那邊是右殼?以及閉殼肌痕、外套膜痕的樣子。我用黑線把外套膜描痕出來,這樣就清楚多了。

綠殼菜蛤(Perna viridis),俗稱『孔雀蛤』,屬外來種。原生的紫孔雀蛤、綠孔雀蛤是孔雀蛤屬(Septifer),與綠殼菜蛤主要的分辨特徵是觀察殼頂內有無隔板,有明顯隔板的是原生種,沒有明顯隔板的是外來種.......綠殼菜蛤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種貝殼在新化的化石裡是常見的,我在安平海邊也撿了不少,雖然有左殼及右殼,但是都不是同一顆的。所以左右殼無法完全吻合。請大家一起來觀察囉!

雙殼(Bivalvia)綱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常吃的普通文蛤,又叫『麗文蛤』,殼面的色彩斑紋變化多。趁著外面用餐的機會,取回一個貝殼來觀察,主要是想看牠的鉸齒和外套膜痕,可惜的是前後閉殼肌痕、外套膜痕、外套彎都不是很清楚,下次再找比較清楚的。主鉸齒有3個和前側齒1個在左殼,後側齒1個在右殼。

文蛤Meretrix lusoria(Roeding, 1798)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了研究貝類化石,我整理了一下軟體動物門的分類,做為我分類貝類化石的參考。

●軟體動物門(Phylum Mollusca),約117,210種,台灣大概有3,000種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09.02.07我們走在安平的海邊尋找雲母蛤的蹤跡,我發現一種透明的貝殼,最大直徑約40mm,一般在25mm左右,有一大兩小的閉殼肌痕。當兩片相碰時,發出金屬或玻璃的清脆聲。PaPa說是玎玲貝(Jingle shell),因為『玎玲玎玲』響的原故。我撿到的全部都是左殼,因為右殼附著在岩礁上,而只有左殼耐不住大風浪,被沖上岸來,不知道只剩右殼的玎玲貝還能不能活?

玎玲貝,雙殼綱(Bivalvia),鶯蛤目(Pterioida),銀蛤科(Anomiidae),銀蛤屬(Anomia) 。

c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